详情
文化研究
凌海成:音声佛事的悲哀

阅览次数:1756     发布时间:2017-10-11

 
   前不久在杭州附近的一座寺院出席一个佛教晚会,晚会的明星是来自台湾的著名佛教媒体创办人兼主持人,一位相貌儒雅、口若悬河、在两岸四地都有不少倾慕者的法师。法师慈悲,提前印发了三首邓丽君歌曲的歌词,一首《甜蜜蜜》、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另一首记不住了。歌名没变,只是部分歌词改为佛教内容。在法师的带领下,上千信众唱得如醉如痴。因为人多,歌词听不清,只有邓丽君歌曲大联唱的感觉。接下来演济公的游本昌老先生上台敬献小节目,顺便委婉提及移植情歌作佛歌不妥,建议另创佛曲为好。

   邓丽君歌曲和佛曲各有妙处,法师的用意也是好的,但贴一起就不免有清茶里泡块红烧肉的感觉。
 
   其实佛曲的拿来主义或谓移植渊源久远,大约在佛教东传之初就已开始。因为梵文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在梵呗旋律的汉语配译上遇到了障碍,一些高僧便依据梵曲创制新声,进行本土化改造,如《鱼山梵呗》等。本期刊登了一篇钱慧写的《论两晋高僧对梵呗本土化的贡献》,说的就是这事。

  这时期的佛曲无论移植还是新创都很在意音声上的佛教意境。佛曲的大规模移植是在明永乐年间,公元1417年永乐皇帝钦定了一部《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集》,这部佛教歌曲集从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中移植了四百四十余首曲牌,并着力推行到寺院中。流传至今的佛教音乐,如著名的智化寺音乐、五台山音乐及寺院殿堂唱诵等几乎都与宋元时期的南曲、北曲有着渊源关系。

  这时期的佛曲基本是将现成曲牌直接配词套用,只管方便,不求意境,但典雅者尚居多数。

  近代弘一大师用外国民谣旋律配词,如《三宝歌》等,虽有点洋味儿,但还不离谱。

  但是现在,周旋歌曲、邓丽君歌曲、民间小调都成了佛教音乐,美则美矣,但佛教意境何在?这真是音声佛事的悲哀。

  我题目上写“音声佛事”这个老词而不写“佛教音乐”这个新词,是因为一切有关佛教的音声都是佛事,都是修行,都是法门,都是度人;都要庄严,都要神圣,都要端正,都要清净。

  情歌很美,美在一个痴字上,但佛教很怕为痴所累;佛曲也很美,美在一个净字上,佛教主张净心。我们应当赞美推崇两晋高僧的做法。
 
  如今很多大作曲家都是佛弟子,很多大法师也都通音律,何不自创佛曲度人呢?

  情歌作佛曲,还是作罢了吧!

作者: 凌海成 《佛教文化》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