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文化研究
永悟法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音声佛事话梵呗

阅览次数:2351     发布时间:2018-03-20

      本文2010年3月刊登于《法音》总第307期,作者:永悟法师。先后被各大媒体及相关网站转载。
   斋饭依八关 昏钟警诸妄
   陈王演真呗 深公吐玄唱
   清波徐潆洄 法雨渐调畅
   振如迅霆击 细若游丝?
   哀籁流凡听 圆机转天吭
   哉闻青莲座 妙法宣无上
   魔王戢怨刃 龙女倾爱藏
   如何旃檀刻 不睹梵音相
   稽首悲宿因 誓心驱来障
     八关斋戒法会上,
  钟声警醒了人心,止息了种种妄想。
  陈思王创制了声透法界梵呗的瑞响,
  大德深公口吐玄妙至极的绝唱。
  仿佛水面的清波徐徐迂回荡漾,
  吉祥的法雨渐渐普润着我心田。
  爽直急促处如迅雷大罄声振聋发聩,
  细微绵密处如游丝木鱼声翩翩飞扬。
  聆听着这哀音婉转的呗唱,
  不仅欢喜赞叹,佛祖圆教第一义谛开显出来,
  得闻莲花座上宣流的无上甚深微妙法!
  魔王被感动了,将怨恨的刀刃收藏,
  龙女被感动了,把如意的龙珠奉上。
  那神奇紫檀雕刻出来旃檀佛,
  为什么不见世尊的大威音和庄严相?
  我深深地跪拜叩首,悲叹宿世的因果,
  发下大愿,要驱除任何障道的因缘,
  一心向佛。
       
   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1526~1590)曾经参加一场&“八关斋戒”法会,听过梵唱后,非常感动,写下了这首《夜听梵呗》。从这首诗里,梵呗带给诗人的深刻感受跃然纸上!
  梵呗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梵呗完成本土化,成为中国佛教佛事活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梵呗-鱼山梵呗,也永远跟一个伟大的诗人-曹植和一个今天看来很不起眼的地方-鱼山联系在一起。悠悠千载,浩浩长空,这清净和雅、哀婉悠长的音声穿越时空,启人向善,净化了生生世世无数善男信女的心灵。
 
  一、历史渊源与传承脉络
  (一)汉传梵呗初创-鱼山梵呗缘起
  佛教传入东土不久,天竺和西域僧人来华弘法,梵呗随之而来。但由于汉文和梵文结构的巨大差异,以及音韵曲调结构方式的不同,难以直接配合,以至于慧皎在《高僧传》中留下如此感叹“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促;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音短而词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1]。面对如此困境,东来传法与受法之人磨合梵汉之异,不断将梵呗汉化。于是魏晋时期,初创汉传佛教梵呗-鱼山梵呗产生。
  汉语佛教呗唱是由曹植发端创制的。陈思王曹植(192-232),字子建,魏武帝曹操的第四子,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天资聪颖,精通音律,善于属文。坎坷的身世,彪炳的才华,使曹植有缘亲近佛教。曹植于魏明帝太和三年被封为东阿王,太和四年(230)游览鱼山(今山东省东阿县城南20公里),山涧流水,岩穴来风,林鸟晓唱,草虫低吟,忽而空中传来悠悠梵响,清扬悦耳,美妙动听。曹植被此深深吸引,并拟其音调记录成谱,再依据《太子瑞应本起经》的内容,编纂唱词,填入曲中。由此创作而成中国最初之汉语梵呗“以为学之宗;后世称之为“鱼山梵呗”。曹植结合中国语言音韵,创制鱼山梵呗,使得用汉语也可以唱诵出清静庄严、哀婉悠长、觉悟心灵的音声,正因如此,曹植成为中国佛教梵呗第一人。
   曹子建鱼山闻梵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从此以后,中国佛教有了自己的汉语梵呗范本。此事古书中辗转记载。晋代刘敬述《异苑》记载:“曹植尝游鱼山,临东河,忽闻岩岫有诵经声,清通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祗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其后,梁代慧皎《高僧传》第十五卷、唐朝道宣律师(596-667)《广弘明集》第五卷、道世法师《法苑珠林》第三十六卷(668年撰)、慧琳法师(737-820)《一切经音义》第二十七卷、宋朝赞宁法师(919-100)《僧史略》,以及南宋法云法师的《翻译名义集》、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等史传都对此有简略的引录。此外,北周庚信的《阐弘二教诗》、唐朝窥基法师(632-682)的《法华经玄赞》第四卷以及《性灵集》等都有关于《鱼山梵呗》的类似论述。[2]
  (二) 南北朝时期对鱼山梵呗的整理
  南北朝时萧子良倡导、举办了“梵呗研讨会”,对鱼山梵呗进行整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永明七年二月二十日(489),萧子良召集梵呗名僧,依照经典和悉昙、声明法,对传统梵呗进行整理,意在还其本真面目“永明七年二月十九日,司徒竟陵文宣王梦于佛前咏《维摩》一契。同声发而觉,即起至佛堂中,还如梦中法,更咏古《维摩》一契。便觉韵声流好,著工恒日。明旦即集京师善声沙门龙光普智、新安道兴、多宝慧忍、天宝超胜,及僧辩等,集第作声。辩传古《维摩》一契、《瑞应》七言偈一契,最是命家之作”。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号召下,众多“善声沙门”参与传统梵呗的整理、校勘。他们 “集第作声”分别展示。最终,建康安乐寺的僧辩首屈一指,其所传古《维摩》和《瑞应》是“命家之作”,有得曹植鱼山呗之实。此时据曹植于鱼山闻天音,删治《瑞应本起》而创制梵呗,已近260年。僧辩传古《瑞应》一契,固然是对鱼山古呗的整理,更体现了后人对曹植所创古呗的向往与追溯。
  (三)隋唐时期的鱼山梵呗
  隋唐期间,主要流行的梵呗便是由萧子良所整理的鱼山梵呗。虽然鱼山梵呗产生不久之后又出现过几个古梵呗,但到唐时均已不见记载。据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第五卷,支昙篱的《六言梵呗》和康僧会的《泥洹梵呗》流行到梁代后不再见于记载。隋时支谦的《连句梵呗》和帛尸梨蜜的《高声梵呗》还在流行,之后便不见记载,唯鱼山闻梵的记载颇多。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六中的记载“唐朝所传鱼山梵呗尚有六契”。到了慧琳的时代,《一切经音义》卷二七则记载“至今传之。”由此可见,鱼山梵呗在唐代初期和中后期仍在流传。也是在这一时期,鱼山梵呗还远播到了韩国、日本,影响至今。
       (四)隋唐之后的梵呗
  众所周知,隋唐时期佛教兴盛,派别林立,传统梵呗留下的基本曲调以及唱诵方式,成为每一个出家人的日常必修课。也是因为教派的分化,僧众唱诵的经典无形之中便有限制,如净土宗,则以净土类经典为唱诵之本,其他经典大多束之高阁。另外,随着历史发展,禅净两家成为佛教主流,其中禅宗提倡“禅坐“、“止语”,“敲打念唱是戏子,参禅打坐佛弟子”等修行理念。两者客观上促进了梵呗的“解体”“匿名”,使梵呗由此分流各宗各派,不再以单独的梵呗法门名称出现。明清时期,随着佛事仪轨整理、定型,梵呗被称为“仪轨音乐”或“佛事音乐”。明清时期的佛事仪轨除了继承传统的梵呗音乐之外,还糅合了民间传统曲调中的部分曲调。但至今中国梵呗依然保持着唐朝鱼山梵呗的遗绪板眼风格(本人从1990年开始,先后深入大相国寺、四大名山、智化寺、广济寺等道场调研所得)。而日本所传承的梵呗保留了唐朝古呗的原貌,当地高僧又重视保护古呗原貌,将其作为一修行法门认真传承。换句话说,传统鱼山梵呗延续至今,最集中体现古呗原貌的便是在东邻日本。
  (五)鱼山梵呗与日本
  隋唐时,佛教文化空前繁荣,古老的鱼山梵呗东传日本。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僧人道荣、胜晓等赴日本弘教,将当时盛行的梵呗带到日本。日本天皇敕令全国各地寺院转唱、礼拜依道荣和胜晓所传“唐音”,其他唱法一律废止(见《续日本纪》第三卷)。
  日僧空海(774-835,日本佛教第一个声明学家)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来中国求法,空海参访各地名僧,并学习声明,得到长安青龙寺惠果法师亲传唱诵法。三年后空海回国,在日本创立-真言宗。
  日僧最澄(767-822)与空海一起来中国求法,于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抵达浙江天台山,从师于道邃法师。《续高僧传》第二十九卷《道邃传》有载:
  最澄阇梨形虽异域,性实同源,特禀生知,触类玄解。远传天台教旨,又遇龙象邃公。总万行于一心,了殊途补三观。亲承秘密,理绝名言。
   最澄学习天台教观及相关梵呗,回国后传于弟子圆仁(794一864)。圆仁继承其师衣钵,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七月来中国求法。圆仁朝拜中国佛教名山古刹,遍礼各地得道高僧,广学显密诸家声明,于唐大中元年(847)携带经、疏及佛事仪轨共559卷回国,在日本比睿山创建声明道场,广传鱼山梵呗。饮水思源,为了表达对初创者、初创地的尊重,日本佛教命名梵呗为鱼山声明。日僧圣一《声明口传》说:夫声明者,印土之名,五明之一也,支那偏取曰梵呗,曹陈王启端也,本朝远取天竺立号焉。圆仁广传鱼山梵呗《声明集》(手抄本),并撰写《入唐求法巡礼记》,其中记录了当时中国有关寺院佛事唱念活动的情况。随后真言宗于公元1200年抄写《鱼山声明集》、《鱼山私钞》和《鱼山目录》(三书均辑编入《大正藏》,后两书内容包括《鱼山声明集》内容) 等(时至今日,日本依然保留着《鱼山声明集》元朝手抄本)。
  在日本,鱼山梵呗在真言宗、净土宗及天台宗圆仁大师十传弟子良忍大师时最为兴盛,第二十五传为多纪道忍大师(1930),忍传中山玄雄,雄传现在大僧正天纳传中、多纪颖信、誉田玄昭、三千院小掘光诠、梦江(现年84岁,净土宗)等,他们曾分别来中国鱼山朝拜,梦江并委托其弟子大八木正雄释正明完成多纪道忍大师遗愿,将鱼山梵呗古籍及音声传回中国。《鱼山声明集》元朝抄本与宋初影印本,还有梵呗古籍资料(《五会念佛》,此书一册系唐朝汉文手迹,于1888年日本再版,标有古曲线谱)、通过1936年日本多纪道忍法师口传及音像资料遗留,相继赠予鱼山梵呗寺。在日本保存的梵呗中所使用的古曲谱被认为是我国六朝之遗。
  近代以来,日本尤其重视鱼山声明的传承与保护事业。比如,日本的天台宗专门成立鱼山声明研究机构,努力将古曲谱五线谱化和唱片化,在国内外举行公演。日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日本天台宗鱼山梵呗被日本政府文部省制定为“无形文化财”,并多次获得政府的奖励。
 

【附】:鱼山碑一:日本真言宗东寺日本中国声明之志:
  魏代东阿王曹植,于鱼山闻梵天之声,乃作声明梵呗。 弘法大师空海将此传至日本国。日本鱼山声明由此而始以来一千二百余年,在日本国京都东寺真言宗相传不息。东寺真言宗铃木智辨、加藤宥雄,声明大全刊行会特收其全部制成激光盘大全集,谨奉供鱼山东阿王曹子建墓。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九日  
  日本国京都东寺真言宗铃木智辨 、加藤宥雄 、声明大全刊行纪念鱼山参拜团团长藤原义章,名誉团长增原?宝,副团长加藤宥英。
  团员大泽耀雅、稻木康?、平贺?宏、藤原宗峰、安藤笃彦、桥本聪子、府川久男。
  参拜团事务局长声明大全刊行会代表松下隆洪、加藤宥真谨书。
  鱼山碑二(天台宗):
  东阿鱼山乃佛教音乐之故里,唐时慈觉大师圆仁请去日本于京都大原三千院生根,且传承梵音声明并因东阿鱼山之名,亦改称日本之鱼山,经绵绵岁月,以声明始祖曹植之缘,使得两鱼山梵音相和,两鱼山隔海同调。梵音和声,共祝中日两国友好万古常青。日本国京都大原三千院门第六十一代门主小?光诠立。

  二、梵呗的意义、结构、道器具与主要曲目
  梵呗,亦称赞呗、梵乐、梵音、佛曲、佛乐等。梵是梵文“梵那摩”的省略,意为清净、离欲;呗是梵文“呗匿”的省略,意为赞颂、歌咏。梵呗是将清净的经偈通过轻幽、柔和及悲悯的心境将它唱诵出来以赞叹三宝、歌颂佛德的一种声调,它是摹仿古印度的梵腔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的,后来逐渐引申为佛教仪式中各种唱念的通称。
  梵呗通常分为三节,即初呗、中呗、后呗。《如来呗》前一偈“如来妙色身”偈文,唱于一般法事之初,称为初呗。若讲经法会,则以《云何呗》第二偈“云何于此经”偈文为初呗,亦称为《开经梵》。《如来呗》后偈“如来色无尽”;偈文及“天上天下无如佛”;赞佛偈,系法事中间所唱,称为中呗。《处世呗》用于法事之后,称为后呗。梵呗主要用于三方面: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后世朝暮课诵)、道场忏法,即所谓的法集三科。这三科法事,创始于晋时道安“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讲经仪式),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六时课诵、二时斋粥仪式),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即道场忏法仪式)。天下寺舍,遂则从之。”[3]
  《鱼山梵呗》的唱词可以文学形式类归为四大类:一、赞:五句赞、六句赞;二、偈:四言偈、五言偈、六言偈、七言偈;三、咒:咒语、真言,音译念、吟诵;四、文:经文或白话文组成。演奏梵呗所需要的法器主要有磬、大小木鱼、中鼓、扁鼓、钟、铪、铛、引磬、钹和大板等打击法器伴奏。《鱼山梵呗》选自《太子瑞应本起经》。这部佛经记述了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降胎前、出生、出家、成道、至说法度人的一段历史。这些内容也见于《普曜经》第二卷:
  尔时菩萨从右胁生,忽然见身住宝莲华,堕地行七步显扬梵音,无常训教。我当救度天上天下,为天人尊。断生死苦,三界无上,使一切众无为常安。天帝释梵忽然来下,杂名香水洗浴菩萨,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
  以此内容填词,即为现在所流行的《菩萨下云中》,相继发展同曲异词的有《佛宝赞》、《药师大赞》、《弥陀大赞》、《观世音》、《地藏王》、《大觉尊》、《三乘法》等。
  《菩萨下云中》:
  菩萨下云中,降生净梵王宫,摩耶右肋娩金童,天乐奏长空,目顾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宗。
  《佛宝赞》:
  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璨斓,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
  从唐代初期流行至今的唱诵曲目还有《赞佛呗》一首、《云何呗》两首、《如来呗》一首、《处世呗》一首。
  《赞佛呗》: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4]
  《云何呗》: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5]
  《如来呗》: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6]
  《处世呗》:
  处世界如虚空 犹莲华不著水
  心清净超于彼 稽首礼无上尊[7]
  《赞佛呗》与《处世呗》被后世的《禅门日诵》等收录,其它三十余首在不同的法事和经文中保留,一直流传至今;其余各偈也被历代重修的“清规”采用,作为出家受戒仪式的唱诵曲目。
  笔者根据鱼山梵呗曲调创制《东阿王赞》,以纪念曹植东阿王:
  东阿王植公,降生曹魏王宫,云高天籁连竺中,鱼山接长空。瑞应本起得删治,七步诗八斗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呗源真宗。南无音声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三、梵呗的价值、功用与功德
  (一)梵呗之功用-修习定学法门之一
  鱼山梵呗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是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而且作为一种载体传播着佛教慈悲、平等、和谐的精神。传承鱼山梵呗,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相互了解。
  早在印度的吠陀时代,古印度人就相信,声音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一传统也直接影响到佛教,佛教也认为诸陀罗尼法,皆从分别字语生。而无量陀罗尼门中,最基本的有四十二字,即悉昙四十二字母,是一切字的根本。《大智度论》卷八十八说:“善男子,当善学分别诸字,亦当善知一字乃至四十二字。一切语言皆入初字门,一切语言亦入第二字门,乃至第四十二字门。一切语言皆入其中,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是众生应如是善学四十二字。”《普曜经》中明确地赋予这四十二个音声以特殊的意义。这可能也是后来中土《四十二章经》、曹植创梵呗四十二契,取数四十二的含义所在。
  佛陀说无量殊胜法门度化众生,其中便有以音声为佛事,以此契合娑婆众生。正如《金光明经玄义》所说:“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佛教传入中土后,梵呗便成为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通过专注、真实、纯粹地吟诵、赞叹佛德或唱诵“赞”、“偈”的方式,使佛教徒止断外缘、息却妄心、自净其意。这本身对于修行人的入定安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唱念者当下获得身心清净,自然萌发利益众生的无上道心。诚如赞宁法师所云:“入道之要,三慧(闻、思、修)为门。若取闻持,勿(无)过读诵者矣。何则?始唯据本,本立则道生,……须令广览多闻,复次背文高唱。……故(法华)经云: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法修行是也”[8]。由此,梵呗自可止息喧乱、便利法事,“若准律文呗匿如法,出要律仪云:‘此郁?国语,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此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9]。故梵呗又义译为止断或止息。《续高僧传》第三十卷亦对梵呗功用加以总结:“焉至如梵之为用,则集众行香,取其静摄专仰也。”
  (二)梵呗之功德
  梵呗既然以清净曲调赞颂十方诸佛,功德自然不可思议。《十诵律》云:如听梵呗,其利有五:一者身体不疲,二者不忘所忆,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声不坏,五者诸天欢喜。《南海寄归传》卷四《赞咏之礼》云:“一能知佛德深远,二体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净,四得胸藏开通,五则处众不惶,六乃长命无病”[10]。佛寺无不进行梵呗一科,今亦通称为唱念。僧众礼佛唱赞,将自身虔诚恭敬升华,并做以观想,念动声动,音声转念,身体随之起相应变化,震发三脉七轮,打通中脉,利益身心。以梵呗增加闻思修行,习持定功,兼通戒定慧力,清除贪?痴障。又《高僧传》云:“夫圣人制乐,其德四焉,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11]

  四、传承濒危与保护措施
  令人惋惜的是,古老的鱼山梵呗发展至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充分保护,造成梵呗资料缺乏,曲调流失,现今虽存隋唐古呗的基底(据专家研究,《释加大赞》与《佛宝大赞》内容皆出自《瑞应本起经》,似为二鱼山遗绪),但随时面临失传的危险。即使目前有些僧人还可以简单哼唱古呗,但也深受民俗音乐、现代音乐等的影响,而发生异化,消解着古老梵呗的仪节性和精神性。因此,“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回归鱼山梵呗的本来面目(真精神),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要务。
  由于与鱼山梵呗结缘,本人曾发宏愿:“愿有佛教的地方,都有鱼山梵呗,倾尽毕生之力,精进不怠,广弘此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本人经师公德禅法师指引,行脚大相国寺、智化寺、广济寺及四大名山等道场,参习梵呗,最终追溯至鱼山,起梵刹于陈思王青冢之侧,并蒙当代高僧本焕长老不弃,赞叹命名,亲书“梵呗祖庭”四字勖勉。要开展鱼山梵呗的传承工作,重建梵呗寺产是首要之事。在党和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积极筹备,开始恢复鱼山景区特有的历史风貌。2002年筹建梵呗寺,并对曹植墓、子建祠、闻梵处、梵音洞等进行修复。2004年,寺院被正式批复为宗教活动场所。2006年修建了大型鱼山文化广场,寺院主体建设基本完成。以此为契机,开展了鱼山梵呗的挖掘整理工作。目前,已经收集唐朝以来的鱼山梵呗古籍善本20余卷。2006年10月,鱼山梵呗被聊城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2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鱼山梵呗成功入选国务院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余年来,本人苦参古呗,并组织门徒延通、常明、延嵩、明正等众弟子苦心钻研修习鱼山梵呗。同时,举办鱼山梵呗培训班,定期引导在家居士修习梵呗。除此之外,为全面探索鱼山古呗,更与存有古呗原貌的日本交流学习。多年来,我们曾数次与日本梵呗高僧多纪道忍大师再传弟子梦江、正明等梵呗学人交流与参学,也极大地促进了鱼山梵呗在国外的影响。古语云:“礼失而求诸野。”今可谓:“礼失而求诸友邦。”与此同时,在著名佛教音乐学家田青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创立梵呗研究所,开展与教、学两界百余位长老、教授专家的紧密合作,努力将鱼山梵呗原有的五音、五行、五气与国内一板三眼等特征结合,力求恢复鱼山梵呗的本来面目。
  为推动鱼山梵呗的传承与弘扬工作,2006年9月8日,在县委、县佛教协会的支持下,梵呗寺会同山东省佛教协会、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以:“音声做佛事,梵呗唱和谐”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来自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开封大相国寺、内蒙梵净寺、北京广济寺等寺院的代表,朝山拜祖,出力献策,海内外佛教界高僧、学术界专家、文艺界人士等5000余人欢聚一堂,盛况空前。同时,本人主编的《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论文集》,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化节梵呗晚会光盘由河北百灵影像出版社正式出版。更令人欣喜的是,一直在探索中的梵呗古谱,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已经可以用现代乐谱法加以表达,这将更加有利于鱼山梵呗的传承与推广。目前,梵呗寺已经收集、编辑相关书目五千余卷,鱼山梵呗曲目的收集、整理工作业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借助现代科技,实现古谱、经书等数字化,成立佛教音乐图书馆的工作业已开展;培养优秀的梵呗僧才,成立鱼山梵呗研究所与鱼山梵呗念诵团等工作也在筹划中。
  方今时代,国运兴隆,文化昌明。中华民族适逢复兴的契机。文化的复兴需要返本开新。鱼山梵呗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音乐,如若丢失,中国音乐便不再完整。鱼山梵呗虽有濒危之险,但其作为佛教修持重要内容的古老梵呗,同样面临着兴盛的契机。事在人为,在教内外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清凉古呗会再度回荡、响彻在白云黄河的鱼山胜境。正如乾隆皇帝所描绘的那样:
  国满旃香,古枝分鹿苑;天高竺梵,晴呗接鱼山。

  【注 释】
  [1] 慧皎著:《高僧传》卷15。
  [2]胡耀著:《佛教与音乐艺术》,第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释氏要览》上。
  [4] 《大正藏》第3册。
  [5] 《大正藏》第12册。
  [6] 《大正藏》第11册。
  [7] 《大正藏》第54册。
  [8]慧皎著:《高僧传》第25卷。
  [9]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
  [10]义净著《南海寄归传》卷四〈赞咏之礼〉。
  [11] 慧皎著:《高僧传》第十三卷。
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http://www.cssn.cn/zjx/zjx_zjys/201404/t20140409_1061258.shtml
佛缘网转载:www.foyuan.net/article-136688-1.html